【讲座纪要】“情绪与公共文化”第二讲 刘世鼎:亲密的敌人:民族主义笔记-凯发k8官方旗舰厅

 【讲座纪要】“情绪与公共文化”第二讲 刘世鼎:亲密的敌人:民族主义笔记-凯发k8官方旗舰厅
second slide
文件下载

【讲座纪要】“情绪与公共文化”第二讲 刘世鼎:亲密的敌人:民族主义笔记

2020年07月07日  点击:[]

202073日上午,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传播系副系主任刘世鼎教授,在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情绪与公共文化”系列讲座中发表了第二讲题为《亲密的敌人:民族主义笔记》的线上学术演讲,主要从动力、主体化以及历史经验三个方面来剖析民族主义这个颇受关注却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首先,刘世鼎教授指出现有的民族主义研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于聚焦讨论民族主义的类型,缺乏对民族主义动力的思考;二是在民族主义论述往往侧重社会建构的一面,却忽略了主体化的事实;三是将民族主义简单地当作具有普适性的现象来研究,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经验。

其次,结合上述三个问题,刘世鼎教授通过分析具体的社会事件和梳理学术界关于民族主义的讨论,得出对民族主义的理解。他认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身份认同,不仅是被建构的,也是包含主体感觉和情绪的;讨论民族主义必须将其放回具体的历史脉络,提出从情绪的声音、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和想象来阐释这种现象;而欲望是民族主义深层的部分,因此可以从一些精神分析、心理分析来追溯民族主义的动力。

再次,基于这样的理解,刘世鼎教授聚焦于亚洲民族主义的具体社会现象,从阶层、种族、性别三个维度,结合心理分析进一步将主体经验历史化叙事,阐释国族快感、愤怒、耻辱、尊严、爱、骄傲、对民族性别化的想象等等如何与民族主义勾联在一起。同时,分别对 “民族主义如何作为一种情绪的实践”、“民族主义的主体是如何产生的”、“哪些民族主义情绪能够被表达”、“研究者如何通过语言或身体去观察民族主义现象”以及“过去的历史如何通过叙事得到一种想象式的回复”这些研究问题做了详细探讨。

本次讲座非常精彩,内容丰富。最后,刘世鼎教授针对“有没有破解或者改写‘绝对敌人’思维模式的方式”、“如何理解国家之间跨界族群的关系”、“民族主义和世代参与的关系”等等老师同学们的提问给予了回答,并抛出下一场讲座将要讨论的“情绪投资”概念,吸引听众更加期待下一场 “情绪与公共文化”系列讲座。



*本文为讲座纪要,由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邓然整理,经刘世鼎教授审阅。


校内链接

联系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厦门大学曾呈奎楼b栋二楼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的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网站地图